个体咨询Psy counseling
当前位置:首页 > 个体咨询 > 神经症神经症

治疗日记:学校恐惧症是怎样治愈的(一)

来源:原创    作者:    2016-11-27 10:07:23


       学校恐惧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儿童心理疾病。多见于7-12岁的小学生。由于存在各种不良心理因素,使学生害怕上上学,害怕学习,具有恐怖心理,故又称“恐学症”。

       其实家庭才是孕育学校恐惧症的温床,由于孩子在学校遇到了一些情绪性事件,产生了不适应,家长和老师没有及时发现,帮助他走出这种不良心境,反而在不当的方式下,加重了孩子的问题。

       比如,最初孩子不想上学可能仅是想法,并未付诸行动,但是家长却严重化、灾难化孩子的行为。认为孩子是个上不了学的坏孩子,不去上学就是在丢父母的脸,没有很好的帮助孩子面对和解决问题,反而给孩子制造恐怖气息,导致了成为了真正的恐惧症。其实,恐惧上学到最后往往成为了与家长对抗的武器,父母越是威逼利诱,孩子越是握紧、抓牢自身的武器,保护维持自身症状,以证明自身的选择没有错,不惜家长一役。

       小也从小是一个乖乖女,在农村小学读书,等升到了初一时,面临要住宿的问题。由于孩子性格中的一些因素,导致她在班级不太合群,于是入学开始出现一些适应方面的问题。这时孩子恰好胃不舒服,得了胃炎,老师让她拿枕头压自己的胃,耽误了治疗时机,后来去医院输液,然后带着这不良的感受,没有能量和精力的坚持上课,不落下课。可是后来却将这种难受的不良感受迁移到了学习中,以至于上学更加不适应、无法融入班集体、无法投入学习、无法适应学校生活。这四个问题的出现导致了小也无法跟上课,所以他以自己无法跟上课想留级的诉求,选择了休学,有了想留级的想法。

       小也的妈妈也没有意识到孩子问题的核心不是跟不上课,而是由于出现了上述四个问题导致了跟不上课。这前因后果没有弄清楚,直接逼孩子必须上学,不然就是个坏孩子,觉得她一点心思没有在学习上,不断的给小也加压,指责。这样的方式让小也压抑了许多的愤怒、委屈。

       所以,一再的挫败后,妈妈选择了心理咨询来帮助女儿解决困扰。
       妈妈在找到我之前,想尽了各种办法,找初中的各学科老师给孩子做工作,找小学带过她六年的班主任做工作,都无法触动孩子内心的情感,打消其想休学的念头。妈妈觉得自己是为孩子好,所以借此名号就可以协迫小也去上学,然而越是逼得紧,孩子越是固守着自己的偏执,自己上不了学是有原因的,自己胃不舒服,并且在妈妈的逼迫下,又发展出了另外一个显性症状,腿抖。小也承认自己和妈妈经常处在对抗的情绪中,越是情绪激动,比如妈妈今天又逼自己上学了,自己的症状就会越发严重。看起来根源是妈妈不理解自己,自己的症状要更严重更严重才能被她看到,然而妈妈还是不认为自己的逼迫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还在一再这样做,给孩子许多负面的评价。在首次90分钟的咨询中,我向小也重新阐释了症状的来源,帮她了解自己的症状从哪里来,这些症状如何影响了她,以及没有症状的她会不会还是做出休学、留级的选择。她的答案显然是不同的,小也说没有了症状自己是愿意上学的。从这一点上,否定了妈妈孩子不想上学,孩子是个不上学的坏孩子的假设。所以这一点也尽可能帮妈妈看到,真相其实是孩子是个妈孩子,只是她在上学过程中遇到了无法逾越的障碍,导致了她只好选择休学这样的无奈之举。我还让小也去领悟自己跟不上课和导致跟不上课是因为四个方面的困难,孰先孰后,所以她也愿意尝试去解决四个问题,而不是将四方面的问题鱼龙混杂的纠缠在一起,把自己弄的非常糟糕。小也非常同意我提出的四个方面的问题是她和我一起想法解决的,解决得好,自己跟不上课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接下来我又让小也反思,自己是应该将四个问题全部解决的一干二净再去读书,还是应该带着问题去上学,遇到哪个具体的事件我们再回到咨询室解决。她先说自己选择前者,然后我们就开始解决问题。然而,当我说那好,我们来开始一项项解决你所遇到的问题,让她具体化描述时,她发现自己想选择的是后者。所以我也告诉她,问题是不会被完全解决的,一个问题解决了,另一个同样相似的问题会随之而来。所以看起来我们选择后者是比较实际的。这很好,就这样小也内心多了一些希望和力量。家长和孩子离开了咨询室,我也带着虔诚的祝愿和她们道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