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控制内心敏感的颗粒度?
2016/08/17
在敏感时多问问自己,我是真的需要这样吗?我是在保护自己,给自己穿上盔甲吗?我是情绪化的反应吗?了解了自己的反应方式为何,就能解决怎么做的问题了。
2016/08/17
在敏感时多问问自己,我是真的需要这样吗?我是在保护自己,给自己穿上盔甲吗?我是情绪化的反应吗?了解了自己的反应方式为何,就能解决怎么做的问题了。
2016/08/10
渴望通过别人的赞美和关注来体现自己的存在感,是出于什么心理?怎样不去过于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呢? 这里指的是,当自己提问题没有人回答,或者说什么话别人不理睬这种情况下,自己会非常失落,觉得自己没有...
2016/07/25
作者:齐志斌 心理学上讲,再和美的亲密关系每年都有几次到几十次想要杀死对方的冲动,它告诉我们亲密冲突是非常常见的,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如何避免冲突升级,导致不可挽回。
2016/05/21
人生多崎岖不平路,心中难免跌宕起伏时。坏到极致也至少有一件事不用担心,那就是它还会变得更糟。物极必反,低潮时,多想想得意事,人生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以后亦然。
2016/03/21
“孤独与爱,都与她无关,那么和谁有关呢,唯有自己。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无论你承认与否,一个人生来本就孤独。没有人,更没有什么方法能够帮我们最终摆脱这孤独,就连将两个人紧紧相连的爱情也做不到。”
2016/03/19
做一个韧性的人,不耽于意气,不荒于自怜。直面痛苦与疲乏,平息焦虑与恐惧。幸福,就在 对自己的精心耕种中渐渐清晰。任何时候,唯有更好的自己,才能配得起更好的一切。当你变好,世界也会迎头赶上。
2016/03/09
我将父母的爱的行为定义为提高儿童福利和发展,因此,“爱”的初衷将是所有培育和支持孩子独特个性的发展。但不同的是,父母限制在爱他们的孩子上,将会是一个扭曲的定义为“爱”的反应,它会以任何方式不利于孩子的心理成长或造成痛苦的创伤,甚至于酿成一生的痛苦。
2016/03/03
《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的作者丹·米尔曼在其第二本书《生命的旅行》中介绍了生命的25个法则,这25个法则是我们必修的25堂课。生命法则一、日常生活是一所学校,它可以为你揭示生而为人的意义所在,可以告诉你真实的人生意味着什么……
2016/02/27
怒气是无能的表现,但凡有一种方法可以解决问题,我们都不会选择它。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不要让它们控制你,要告诉自己:“这个想法不是我的,是过去的录音,我不要被它控制。”然后对自己说:“我要用有理性的思考来重新想一想这种事,看它是不是很气人。”如果真的能不受“录音”影响,十有八九你会发现,你本来没必要发怒。
2016/02/27
怒气是无能的表现,但凡有一种方法可以解决问题,我们都不会选择它。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不要让它们控制你,要告诉自己:“这个想法不是我的,是过去的录音,我不要被它控制。”然后对自己说:“我要用有理性的思考来重新想一想这种事,看它是不是很气人。”如果真的能不受“录音”影响,十有八九你会发现,你本来没必要发怒。
2016/01/21
我们为什么想跳出舒服圈?因为我们想成长,成长的动机来源于自己的追求和社会的期待(可能还有很多其他因素,我尽量简化我的理论模型,不求完美,但求明了)。例如,我想跳出总是宅在家里的舒服圈是因为我想增强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自己的追求),或者也可能是你的爸爸妈妈希望你能提高交际能力(社会期待)。
2016/01/14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必须得要说明的是,打骂孩子是所有的教育手段无效的情况下才使用的,有正向塑造法,一定要优先选择使用。惩罚孩子一定要以行为问题的消失为基准,而且在父母没有负性情绪的情况下才可以理智使用,不然就给孩子带来精神上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