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咨询Psy counseling
当前位置:首页 > 个体咨询 > 神经症神经症

治疗日记(十三)以成长的视角看待问题的发生

来源:斑斓麓心理    作者:齐志斌    2017-06-09 11:54:35


为什么我的人生际遇里没有开心事


嘉嘉16岁,初三学生,有一妹妹,父母离异。初来时在市八院被判定为抑郁症,有服药史,有过心理咨询无效,后经人介绍转介到斑斓麓心理。从第一次咨询开始,到现在有4个多月了。最开始的时候是每周一次,她妈妈觉得孩子情况很严重,有自杀倾向,所以最早一周还做了两次,随着咨询的开展,慢慢症状已经康复过半。现在嘉嘉的咨询已经逐渐地转为两周一次。记得嘉嘉初来时,情况特别严重,像个婴孩一样哭哭啼啼,“妈妈,我难受,我不想活了。”一刻都离不开妈妈。


其抑郁心境非常明显,这让她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致,内心痛苦难受到无以复加。此外,还有强烈内心冲突,内心极度不安这让她觉得倍受折磨,然而,说起这个女孩的经历,我们也许就能看出些许端倪。

嘉嘉出生后的第四年,也就是在她刚刚开始记事时,就整天活在父母的打架骂战中间,回想起来,其过程历历在目,这样一吵就是七、八年,终于在她读小学,亲历了父母之间的战争史,内心的伤害无数。所以她一直认为自己的童年是缺失,完全看不到快乐的影子。


其实父母打架,冲突不断的情况往往会给孩子带来无尽的痛苦,因为同样是最需要安全感建立的童年,一个内心充噬着不安、恐惧生活的人将无法获得安全感,只能带着难受的感受,不安和焦虑,内心恐惧过活。而且这样的生活长此以往一定会出问题。如果说父母吵架非能给孩子带来成长不可的话,应该是让孩子下定决心,自己长大了决不会这样的伤害留给自己的后代,嘉嘉听完表示赞同。


接下来,到了嘉嘉读三年级的时候,父母离婚了,这对于她来说是另一个恶梦的开始,她已经懂事,父样把她和妹妹全留在了自己身边,不让她们和妈妈联系,妈妈打来电话她爸爸掐断电话线,也不让她们接听。这对于嘉嘉来说是无法忍受的。终于在她通过不吃、不喝、不睡,和爸爸闹腾的情况下,终于将她送到了妈妈的身边。


本想着母女相逢能带来一些安慰,结果妈妈在接到自己的第一天就让她去学校看床位,第二天把她送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尽管心存不安,心里极度不想去学校,想要留在妈妈身边待几天,但这个小女孩还是强忍着眼泪,默默地将这一切咽了下来。这样在学校她无数次的拿着课本,护着自己,让眼泪疯流不止,不知道这种日子在她身上存在了多久,只知道妈妈并不关心她的内心世界,还在上学的问题上一再给她压力。结果,她的身体和心理症状一步步越来越明显,性格孤僻,不合群,不信任人,人际关系差,社会化不足,家庭和学校都会让她觉得不开心,对她来说这都会让她不安和冲突,内心的不安全感只是从一种不安转换成另一种不安。


父母离异如何换个视角来看,我引导嘉嘉来进行,她率先说出尽管有了这么多的伤害,可是我看到父母的离异,要比生活在一个天天父母打架、大大动手的场面要好,其次,妈妈离婚后,变得坚强、独立,学习了美容、化妆。另外,一个人照顾她,虽然心理方面对她经常忽略,但身体和吃穿上从来都是给了她很多照顾,妈妈自身也结识了不少朋友,大家都非常愿意帮助她,最后做了一家属于自己的美容会所。


在现在的生活中,由其是嘉嘉生病之后,父母也改变了以前的相处,尽管爸爸已经再婚,对于嘉嘉还是有关心,而且在放假时还会让妹妹接到妈妈家,大家愉快的相处几天。但是嘉嘉爸爸在守时方面,让她非常的不放心,每次答应送妹妹过来,总会有小插曲,最后只能迟送或者干脆就是不送了。这让嘉嘉大为恼火,每次在要求一些事前,总是反反复复说很多篇,总怕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我引导她看到爸爸的不守时,让她暴怒,其实证明她内心是一个非常守时、守信的好女孩的形象,但她由于不会表达自己对于爸爸这点的要求,或者觉得这是人人都应该努力做好的,由其是一个尽职的父亲,把自己压抑多年关于父亲的潜意识的怒火,通过一些现在的事件发泄出来。然而,父亲的不守时,让她成长的部分最多了,她在守时方面每次都能做得特别好。

另外,她和妈妈相处中也会为一些芝麻大的琐事所激怒,其实妈妈也是一个非常容易发火的人。其实有情绪往往是具有传染性的,也是我们控制对于最在乎我们的一方最容易,最廉价的方式。因为在他们面前我们不会需要考虑后果,所以每次发火都是理直气壮,无所顾忌。


然而,在家庭关系中,从来没有一方失败,另一方是获胜者的情况,往往有的只是双输或双赢。显然她们之间的相互指责已经成了家庭约定成俗的沟通方式,不然两个人就会冷战,互不理睬,但这种方式如何好转,还是需要家庭设置一些规则,如以游戏的心态让改变变得轻松,设置一个沟通的游戏规则,谁先发火谁认错,有一方说我想找你谈谈,一定要给对方机会坐下来冷静去谈。第三点,反向形成对方关于发火的愤怒言行。如妈妈发火,让我很受伤,情感和内心非常不好受,我一定不要把同样的怒火加诸到他人之身,遇事冷静,三思而后行。第四沟通时,多表达感受,少颐指气使的指责对方,对于我们指责的对象,每个人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一定会跳起来反抗,基于这一点,要尽量减少指责,以成长的心态看待问题的发生,弱化问题影响的严重性,看做成长过程中的小插曲,不要为琐事抓狂